特朗普是比特币的最佳选择?
中美两国数字货币监管政策对币值影响有多大?
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 (Donald Trump) 对加密货币行业的支持声音越来越大,与拜登总统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为什么唐纳德·特朗普是最适合为比特币营造安全和创新环境的总统候选人。 比特币在美国的普及:文章首先指出,四分之一的美国人拥有比特币,这比65岁以上的美国人还要多。这凸显了比特币在美国的广泛接受度。 特朗普的立场:特朗普总统在竞选活动中积极吸引比特币用户,誓言阻止拜登政府的“粉碎加密货币的运动”,并明确表示支持比特币持有者自我保管的权利。特朗普还批评了伊丽莎白·沃伦等反对加密货币的参议员,并承诺不会允许创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 拜登的立场:拜登总统和民主党对加密货币持敌视态度。他们否决了保护客户比特币持有权的立法,启动了“Operation Choke Point 2.0”以限制银行与数字资产公司的合作,提议对比特币挖矿征收高额税,并试图通过监管手段使比特币行业陷入困境。拜登政府还积极为基础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铺路。 加密货币的政治影响:文章强调,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在美国政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达三分之一的选民表示,他们会根据候选人对数字资产的看法来决定选举中的选择。 中国虚拟货币相关政策 自2013年起,中国针对比特币及数字货币的监管政策逐步明朗并趋于严格。201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多部门发布的通知明确将比特币定义为虚拟商品,不具备货币同等法律地位,禁止其作为货币流通。随后几年中,监管力度显著增强,尤其是在2017年9月,七部委联合发布公告,明确ICO为非法融资行为,并要求立即停止所有代币发行融资活动,显示出对数字货币融资风险的高度警觉。 进入2018年,监管机构继续发声,不仅通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提示投资者防范境外ICO及虚拟货币交易风险,还通过官方渠道重申对数字货币的态度,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公开讲话,强调了对数字货币的谨慎监管立场,同时提醒投资者自我教育与风险自担的重要性。 同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论文及“数字货币及类货币数字资产运行监管课题组”的政策主张,进一步明确了对数字货币及其相关活动应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强调合法合规经营的立场,并提出了数字货币监管的五点基础性政策方向,包括反对无政府主义倾向、支持基于可信身份的安全交互、维护币值稳定、促进与产业发展的同步,以及倡导建立全球化统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以支撑数字货币的有效监管。 这一系列政策行动和言论表明,中国在严厉打击非法ICO项目和规范数字货币交易的同时,对区块链技术本身持开放和支持态度,意在区分“币”与“链”,实行有区别的监管策略。未来,中国数字货币监管框架可能趋向于更加体系化和精细化,力求在防控风险的同时,为区块链技术的健康发展创造空间。 美国数字货币监管现状 美国作为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重要舞台,其监管体系体现了联邦与州政府双层结构的特点,形成了既多元又复杂的监管环境。 美国各州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态度与监管措施各异。根据布鲁金斯学会2018年的报告,各州可归为六大类别,从完全不了解至深度参与不等,反映了州政府在理解和接纳新兴技术上的不同步调。2014年起,多个州开始制定数字货币相关法规,纽约州金融服务局(NYSDFS)走在前列,推出了BitLicense制度,对数字货币业务实施严格的准入监管,要求相关企业满足资本、合规、反洗钱等高标准要求。其他州如康涅狄格州也随后跟进了类似监管措施,旨在保护消费者并防范金融风险。 尽管美国联邦层面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数字货币监管法律框架,但多个联邦机构如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国税局(IRS)、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等,均从不同角度介入数字货币监管,涉及数字货币的定义、税务处理、反洗钱、消费者保护等方面。例如,FinCEN通过发布指导文件,将数字货币兑换和管理机构纳入银行保密法(BSA)的监管范畴,要求其履行注册、记录保存和报告义务,以打击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 准入监管:以纽约州的BitLicense制度为代表,要求数字货币业务经营者满足资本充足、消费者保护、反洗钱等严格条件。 数字货币转移规则:FinCEN等机构通过指导文件明确了数字货币交易和转移服务商的合规义务,强调了反洗钱程序的重要性。 消费者权益保护:CFPB、SEC等机构发布指南,提醒消费者数字货币投资的风险,并指导如何避免诈骗,保护自身权益。 反洗钱规则:联邦法规要求数字货币服务提供者执行反洗钱程序,如Ripple因违反反洗钱规定被罚款,显示了监管机构对此类违规行为的严厉态度。 总体来说,美国数字货币监管在联邦与州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既谨慎又动态调整的特征,旨在平衡创新与风险,保护市场参与者免受欺诈和洗钱等非法活动的侵害,同时也反映出对新技术的逐步接纳与规范引导。
州政府层面
联邦政府层面
监管体系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