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点一点,天天挖矿π币就能年入百万?
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最近让不少大爷大妈陷入了疯狂。
但你真以为免费点击就能换来巨额财富吗?
看看警方最新数据吧,全国已有超200万人因参与派币挖矿遭受损失。
山东李大爷连续签到900天攒了9000枚派币,最终发现只够买杯奶茶。
这哪是数字货币革命,分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庞氏骗局!
手机点点就挖矿?天上不会掉馅饼
派币自称由斯坦福博士团队打造,宣传只需每日点击APP就能“挖矿”。
但这种所谓挖矿无需贡献算力,全靠服务器后台增发数字符号完成。
代码长期未开源,核心技术参数模糊不清,专家直指这只是“电子游戏积分系统”。
项目方通过社交裂变机制疯狂扩张,设置推荐奖励鼓励发展下线。
这种典型庞氏结构导致用户规模指数级膨胀,资金链脆弱性随时可能爆发。
2025年2月中国公安部正式点名Pi币存在重大风险,将其定性为涉嫌非法集资的骗局。
多地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相关资金盘案件,部分核心推广人员面临刑事追责。
这轮持续五年的“手机挖矿”热潮终于被画上休止符。
三十万美元一个币?社区玩笑竟成炒作工具
最近疯传的“Pi币=31.4万美元”截图刷屏网络,让不少人高呼要成亿万富翁。
醒醒吧兄弟,这更像是场空气中的意淫!
所谓天价只是社区开玩笑的“全球共识值”,连官方都不敢正式认可。
看看真实交易价格吧:九月派币已跌破0.35美元,较历史高点暴跌超90%。
某野鸡交易所上市的“假Pi币”曾在48小时内暴跌97%,彻底暴露市场操纵风险。
那些还做着百万梦的投资者,该看看血淋淋的现实数据了。
更荒唐的是,居然有信徒发誓“即使涨到30美元也不卖,跌到0.01美元也不卖”。
他们坚信派币最终将达到314159美元,这不过是数学常数π的前六位数字排列。
这种数字迷信成了传销组织的洗脑工具,让无数人陷入无法自拔的幻想中。
裂变式传播的背后:个人信息成了商品
蚌埠警方调查发现,派币注册要求的人脸识别和身份证上传实则为黑产提供信息源。
有受害者的孙子学校信息被精准泄露,骚扰电话直击家庭隐私。
这些通过“KYC认证”收集的敏感数据,可能被转卖给境外赌博网站或诈骗团伙。
江苏某县公安突击检查时,40名白发参与者正记录“生态圈财富密码”。
讲师用“国家秘密支持”等话术制造信任,却对广西同类案件只字不提。
这种集体催眠式洗脑,让老人的养老钱瞬间化为“韭菜养料”。
派币用户超70%是45岁以上人群,对区块链认知薄弱。
不法分子利用这点在微信群虚构“国家背书”谎言,甚至伪造“区块链创新奖”证书。
当你在认真点击挖矿时,你的个人信息正被明码标价在黑市流通。
技术革新还是割韭菜升级?
尽管派币团队近期发布了v23.01协议升级,采用恒星共识协议改进版。
但这些技术改进并未获得市场认可,价格依旧在0.35美元附近挣扎。
Chaikin资金流指标已跌至负值,显示资金正加速流出。
九月将有1.64亿枚派币解锁,交易所储备激增至创纪录的4.2亿枚。
新解锁代币涌入市场,加上不足1亿美元的日交易量,构成巨大抛压。
每日解锁159.5万枚代币的计划将持续到2028年,供应过剩可能进一步加剧。
项目方试图用8%挖矿速率减少和锁仓活动提供10%年化收益来制造稀缺。
然而这些措施被质疑限制流动性,KYC验证延迟更让用户无法提现。
说白了,这就是个精心设计的资金游戏,你永远无法兑现那些纸上财富。
还记得2025年5月21日那场教科书式的割韭菜悲剧吗?
匿名做市商散布“派币将开源”假消息,同时扫货1.2亿派币拉高价格。
当散户跟风入场后,突然撤回3800万美元流动性导致币价暴跌26%。
这场闹剧让4300个追涨账户爆仓,多少人血本无归。
而区块链安全机构CertiK监测显示,派币主网代码库已连续1460天未更新。
所谓“开源计划”不过是吸引砸盘资金的烟幕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