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雷事件始末:从「DeFi 3.0革命」到资金盘崩盘
2025年8月6日凌晨3点,聚币交易所(JuCoin)的「明星项目」AJE代币在10分钟内暴跌98.7%,价值16亿元人民币的资产瞬间归零。
这一事件成为点燃聚币生态崩盘的导火索,随后BRT、Hi币等关联项目相继暴雷:BRT上线仅30天即跑路,Hi币强制用户将资产兑换为「Ju算力」,锁死本金。
截至9月,聚币平台币JU价格从高点17美元雪崩至不足1美元,超11万投资者血本无归,海南警方已对聚链科技立案侦查,新加坡金管局冻结关联账户。
二、聚币十年收割史:五次更名与「庞氏骗局」工业化
聚币的「镰刀基因」可追溯至2013年:
1. 2013-2017年:山寨币赌场时代
以比特币交易网起家,后更名聚币网,在2017年「94监管」前上线数百种空气币,通过操纵币价收割散户,被业内称为「国内最大赌场」 。
2. 2018-2020年:连环换壳诈骗
更名币蛋宝币网重启,2019年关停时卷走用户数亿资产(含千万枚狗狗币),受害者至今维权无果。
3. 2023年:MONO项目预演
借牛市推出MONO代币,通过内幕交易、虚假锁仓补偿等手段二次收割散户。
4. 2025年:蝴蝶生态终章
以「DeFi 3.0革命」为旗号推出Butterfly生态,实则构建传销式资金盘:用户需购买1000U/节点获取收益,提现需满足收益<本金50%且仅能提取一半,另一半强制转入风险矿池 。
三、资金盘运作逻辑:三重吸血模型与技术包装
聚币的核心盈利逻辑从未改变:
1. 高息陷阱与锁本机制
BTCF超算池推出年化316%的质押收益,HI币强制兑换算力后,用户需数年才能回本。
2. 传销式推广体系
直推奖励10%、团队长分润20%,推广100万可获20万现金,形成「拉人头」狂欢 。
3. 技术造假与虚假宣传
宣称采用熵权共识算法、15秒交易确认,但官网代码库剽窃开源模板(开发成本不足2万元),旗舰公链实为以太坊侧链伪包装 。
四、崩盘前兆与用户维权困境
1. 流动性管控异常
小额提现可成功,大额申请遭拒,符合资金盘「软跑路」特征。
2. 关联项目密集上线
2025年8月HI、SPA、AIC等项目集中推出,加速资金虹吸效应 。
3. 团队长套现与数据异常
链上数据显示,VIP团队长单日转移超200万美元至币安、Coinbase,部分兑换为房产、黄金。
用户维权面临多重障碍:聚币注册于塞舌尔,90%用户在中国,运营团队藏身深圳,利用「境外注册+境内服务」的监管空白逃避责任。尽管受害者组建「反聚联盟」并提交报案材料,但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资金追回率不足3%。
五、监管警示与投资者自救指南
1. 监管明确风险
中国十部门多次强调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需自担风险。
2. 识别高危信号
年化收益>100%、强制锁仓、提现延迟超24小时、团队分润模式均为资金盘典型特征。
3. 紧急应对措施
- 立即撤资:优先转移BTC/ETH至冷钱包,设置止损线(如JU币7美元)。
- 证据固化:保存链上交易记录、推广群聊天记录,向央行反洗钱中心举报。
- 法律途径:联合受害者集体诉讼,通过国际司法协作追讨资产。
六、结语
聚币交易所的暴雷再次印证了「你贪的是利息,他们图的是本金」的铁律。
在加密货币领域,缺乏监管的高收益承诺往往是「庞氏骗局」的伪装。
投资者需保持清醒,远离「稳赚不赔」的神话,守护好自身财产安全。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当提现需要审核时,交易所已进入死亡倒计时」——这句话,值得所有参与者铭记。